第171章 净赚三百五十万-《别慌捡漏我在行》
第(3/3)页
“在咱们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理,瓷器是在东汉发展起来,而在元代产量猛增起来的。”
“古时候,人们也是鉴宝、赏古玩的,不过那时候大多是为了收藏,与现在的频繁转手不尽相同。”
“元代时期,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天皇贵聩都喜爱古玩。”
“东汉的瓷品便成了炙手可热之物。”
“为了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才产生了这种元闪瓷,这种闪瓷对温度和技艺以及原料的要求都颇高,据说当时只有一个宫廷御用工匠可成品。”
“但是那个工匠在研制出闪瓷之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物以稀为贵,这使得闪瓷的价格飙升,在现今社会,甚至以“毫克”售卖。”
“古往今来,古玩界中的仿制品不管再精细,都是下品,可唯有闪瓷是个例外,只要有闪瓷瓷片出现,价值就会飙升。”
“哪怕是一小块细碎的闪瓷,只要能够想办法放在原有的瓷器上,就会使得原有物件的价值至少翻倍。”
“就比如这个珐琅彩的花瓶,原本是不该有双耳的,是为了将这块闪瓷拼上去而加设的。”
“也就是说这官窑前清珐琅彩的花瓶如果是没摔的话,它的价格应该在六千万左右。”
围观的人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
“听明白了,这原本价值六千万的东西,被主人估错了价格。”
“那整块闪瓷都在那加设的耳朵上了,覃飞就是用那个耳朵现场卖了两千三百万,赔了主人一千九百万之后,还净赚了三百五十万。”
“什么主人啊,他都要价了,那碎了的东西就是人家覃飞的。”
“这钱赚的咋就那么容易呢?”
“那也是人家覃飞有那个本事!”
“那个原主人八成是个傻叉,六千万的东西换成一千九百万,看着穿的人模狗样,人五人六的,其实脑子里是空的。”
“关于闪瓷我还看过文献,说是如果能用一种叫做麦泠的东西把它融进瓷器里,那就是天价,我刚才还听见覃飞叫了个三千五百万的价格,应该就是和这个有关。”
“覃飞真厉害!”
“覃飞好样的!”
“我想让我儿子跟覃飞学艺!”
随着这最后一句话,人群开始哄哄嚷嚷地往覃飞的身边挤,还是那几个民警伸手拦了拦:“纠纷解决了,大家就都散了吧,我们还得做笔录呢,请大家配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