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员工正在听芯片设计项目组的高级工程师讲课。
这个芯片培训课并不是针对芯片项目组的人员,而是公司里的兴趣爱好员工。
在星海集团,每周都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课,讲课老师一般为高级工程师,偶尔会有专家讲课,员工下班后没什么事,可以去听一听,星海集团的培训学习气氛很浓厚。
「各位同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芯片的大概分类,芯片大概分为4类,计算芯片、存储芯片、传感器感知芯片和通信芯片。
计算芯片种类大致分为通用计算类芯片CPU,信号处理芯片DSP,图形计算芯片GPU和其他特殊计算加速芯片等。
而通用计算类芯片CPU根据指令集主要分为3个分支。
第一分支:x86系列,即Intel/AMD系列芯片,多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领域;
第二分支:ARM系列,多用于嵌入设备,如手机、智能终端等低功耗设备。
第三分支:MIPS系列,这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轩尼诗创立的,2009年,仲科院与MIPS公司达成和解,得到正式授权。
3个分支,其实就是3家公司的芯片架构。
其它的,可能你们还听说过RISC—V架构以及其他架构。
如果我们公司采用这些公司的芯片架构,那就得付出技术授权费。
比如,像平果、四星和搞通的手机CPU都是兼容ARM指令集的非公版设计,其芯片本身结构完全自主研发。像华威的麒麟970芯片的CPU核则是采用了ARM的公版IP授权模式。」
培训老师看到学生提问「什么是架构?这个基础概念还是不太明白。」
培训老师说:「这个芯片架构,其实跟房子的主体框架是一样的,比如说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及新型结构。
而房子里面要装什么,其实就是芯片的内容...."
这个培训老师讲得通俗易懂,如果星海集团要设计新的芯片架构,其实就相当于抛弃国际上现有的芯片架构。
如果沐阳没有阅读系统,他也没必要费那个心思,自己设计的架构未必有别人的好,而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设计出来的,要是那么容易,世界上就不止那几个芯片架构了,何必花钱买别人公司的芯片架构。
董事长办公室里,沐阳也是在思索芯片架构的问题。
他可以开挂,可以在阅读系统里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架构,何必使用别人公司的架构,受人约束呢。
EBL电子束光刻机的研发,让他有了更好的选择余地。
跟建房子一样,芯片设计,当然也是从选择系统架构开始。
设计系统架构的软件主要有伪软的Offiation(EDA)」,在过去半年时间内,星海集团的芯片设计部门都在准备这个工作,并没有完成,但也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帮沐阳节省了大量时间。
EDA最终的核心设计,还是需要沐阳去完成。
这也没法,EDA一直是国内的软肋,要是沐阳不开挂,还真没法搞定EDA软件。
第二就是设计芯片架构。
这个沐阳亲自去搞,短时间内是搞不定的,只能依靠成就点商店。其它的芯片设计工作,对EDA和架构来说是比较简单。
那些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一般是购买别人公司的EDA软件和芯片架构的技术授权。
沐阳之前花了一百成就点购买芯片设计的技术,但要搞新的芯片构架,还得另外花成就点。
打开系统商店的普通货架,搜索
「芯片架构」,还是发现不少新奇的芯片架构。
一般来说,不同领域的芯片,有它比较适合的芯片架构。
也有一种芯片架构,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设计芯片,这并不冲突。
就比如一道数学题目,也许有多个解答方法,有简洁的,也有复杂的。
沐阳做芯片,可以满足公司的汽车芯片(要求并不高)、人工智能系统、超算中心,以及国内计算机和手机等行业高端芯片需求。
也许用不了多久,华威等国内科技企业将遭受某国多轮限制,买不到手机芯片以及高端芯片。
目前华威公司已经在做芯片设计,只是需要芯片厂家代工。
但如果苔机电受到某国的限制,华威公司设计出高端芯片出来,那也拿不到高端芯片。高端品牌手机,用的就是高端芯片。
也许可以委托仲心国际公司代工,但仲心国际的工艺技术水平是比不过苔机电,只能生产次一两级的芯片。
现在,星海集团正在解决芯片制造的问题,打破老外的垄断,也许不久后,华威等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不用再担忧受到老外限制,可以委托星海集团代工。
转回话题,新的芯片架构,将使用新的指令集,实际就是新的编程方法,要求芯片设计者熟悉它的功能。
不过,编程或指令集的逻辑都是相通的,只是表达语言不一样而已。
看完几个芯片架构的介绍,沐阳选择了一种适合星海集团情况的芯片架构,把它命名为"XH系列」。
如果把X86和ARM系列比喻成没有电梯通道的高楼大厦,那么XH系列就多了电梯通道,而且这类高楼大厦是建立在地下的,货物运输通道更多,效率更快,大厦结构更稳定。
由于货物是从上而下运输,能耗也更低。
能耗方面,就拿一个例子来说,像ARM从来只是设计低功耗处理器,而Intel(使用x86系列架构)的强项是设计超高性能的台式机和服务器处理器,能耗更高。
比如Inteli3和i5处理器平均发热率为37瓦,而基于ARM的片上系统(其中包括图形处理器)的发热率最大瞬间峰值大约是3瓦,约为Inteli7处理器的1/15,因此比较适用在移动设备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