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谁都没想到这书竟然是西方的智慧。 “不用这么惊奇,那个时候咱们本土的水利并不怎么理想,海外的水利做的不错,所以老头子我把利马逗和熊三波他们带来,就是让他们来给老头子我交一些孩子去改善的。” 叶清看着面前几个孩子的吃惊,就给详细的解释道: “那时候大旱大水是长有的事,当时先来的是利马逗,老头子我先让他来传教科学,他在看到本土用水困难,还有那些自然灾害的时候,就说该带一个有丰富水利知识的孩子过来。” “老头子我一听好像确实如此,就把熊三波这孩子给带了回来,然后就把徐启交给了他,让他去教那些水利上的系统知识,好改善咱们本土的水利,不得不说,这熊三波把那孩子教的不错。” 还记得那时候,他把人交给熊三波的时候,熊三波都傻了。 刚到这边,连他们这边的话都还没学,就要教学生,这其中的困难是一个洋人难以想象的。 但熊三波想要拒绝还没法拒绝,这也是他说徐启聪慧的地方。 早在他带利马逗他们回来的时候,那孩子就经常窝在他那,一是听他讲课,二就是跟着他学习了洋文。 正因为这洋文,徐启才能那么快的跟着熊三波学习。 “您带洋人回来传教,他们能沟通的了吗?” “那时候的洋人并不是很普遍,徐启岂不是又要学习洋文,又要学习水利知识?” “也没有那么难学,回来的时候就在船上给他们讲了课的。徐启那孩子在跟我学习的时候有看过我书房中的洋文书籍,就跟我学了洋文。双方的沟通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困难,在熊三波来的时候,徐启的洋文算是学的差不多了。” 叶清摇了摇头,抬手接过张一兴给他添满茶杯的杯子,轻轻的吹了几口气,浅浅的喝了一小口,继续讲: “熊三波脚一沾地就收到了老头子我给他的任务,他是百般的拒绝,当天我就让他跟徐启那孩子见了一面,他们两全程洋文交流的还算顺畅。第二天开始熊三波就开始了对徐启的教学。” “你们看到的那本手稿书其实耗费了有几年的时间,本来应该是带着徐启在大旱大水的地方都走一遭在当地就做出改善,但那时的徐启就是张白纸,熊三波只好把海外的所有水利技术都向徐启阐述。那本手稿书其实算的上是徐启的听课记录了吧。” “这本书竟然是听课记录?” “怪不得上边会有熊三波的笔记,这应该是他对徐光启的听课记录做出的改正吧?” 听到老爷子的话,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本书上两种字迹的原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