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丝希望-《学霸的研发中心》
第(1/3)页
一直苦寻‘解惑者’而不得的周青,除了带他们班课程的老师,学校诸多电子领域的导师和教授背景资料,周青都查了个遍。
两位电子大赛的考官,胡尚章教授本身就是电子系里有名的导师,在电子领域具备了一定专长。
胡尚章:45岁,现为闽东理工电子系-信号与系统教授,硕士生导师,在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原理、通讯原理、信号与系统等信息通信领域有很强的教育功底,
郑伟明:41岁,现为闽东理工电子系-机电控制教授,硕士生导师,对传感器与检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控制电机,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
眼前这两位考官教授,都是能移动的‘知识之树’,周青迫切地向从他们身上获取知识的‘果实’。
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这种‘痛苦’不是因为学习本身,而是来知识学的越多,反而会发现自己的懂得越少。
随着对知识的深入钻研,进入‘深水区’之后,周青触碰到许多障碍,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给他‘引路’,那么这条充满‘刺荆’的道路,会好走许多。
“教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产品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将设备微型化,增加信号的反应速度,沉浸式信息反馈,更加智能化,……,等等,现在这个作品远远达不到我的要求呢!”周青看着胡尚章教授,郑伟明教授,感激地解释道。
“哦?你还有什么想法?能说说看吗?”胡尚章教授眼睛一亮,不假思索地问。
闻言,周青微微一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研发中心‘设计’的思路由于技术的原因,仍有些‘异想天开’,不过,有研发中心的协助,周青相信这个产品终有一天会实现。
所以,这是个重要商业机密,不能随便透露。
周青想了一下,转移话题地介绍:“教授,新的方向还是很多的,比如:全球著名的IBN公司,开发了一款类人脑芯片,擅长感觉和图形识别,一模拟人脑神经网络设计的 64 芯片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已经相当于包含 6400 万个神经细胞和 160 亿个神经突触的类脑功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