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收入暴增-《回到北宋当土豪》


    第(2/3)页

    真定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招商引资的热潮在所有州县都开展起来。其他的不说。就是这建筑材料就让那些做这些生意的商家还有建筑工人大赚了一笔,这方面的税收更是翻了几番。

    这个战绩绝对算是捷报,周毅赶紧写成奏折上报朝廷。

    转眼之间,七月就到了,周毅最为关心的水稻也到了成熟的季节,他天天都往田里面跑,一呆就是一天的时间。好不容易在家里面把上次打战出去晒黑的皮肤养得白白的。这一会儿又黑得不像样了。

    见着那些稻穗一点点成熟,周毅的心情也一点点激动起来。他吃了两辈子大米了,自己还从来没有亲自种过。但是这个时候的稻穗和杂交水稻不一样,看着这稀稀拉拉的稻田,周毅觉得一亩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估计还不够自己一个人吃的。或许正因为这样也就可以理解皇帝为什么赏赐田产都是几百上千亩了,因为数量少了根本没用啊。一个人一年就要吃掉几亩地的粮食!

    如果这么多田都全部种上杂交水稻,那绝对可以养活全世界啊!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数,全世界才几个亿而已。

    周毅的这田是有专门的几个农民照料的,他们完全按照周毅的吩咐,尽心尽力地照料者。知府大人亲口说了,只要将这一亩田照料好了,今年的粮食税就免了!

    到了收割的日子,周毅早早的就来到了田间地头,那几个农民将自己家里面的脚踏脱谷机也运了出来,放在田埂上。周毅小的时候曾经尝试过使用这东西,但是差点整个人都栽进去,从此再没碰过。

    收割了的稻谷装在箩筐里,周毅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称重,但是让他失望的事情发生了,产量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一亩地只不过是比周围的田地产量多出了十几斤而已。

    不过失望是失望,他却并不气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杂交水稻也不是一年就种出来的。早稻不行还有中稻晚稻呢。

    周毅现在的任务就是重新去寻找野生稻,他很苦恼,为什么就偏偏不记得袁隆平老爷爷做出来的什么什么2号稻是用哪种野生稻培育而成的了呢?

    稻子让人去寻找了,周毅又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胜利钢铁厂上面来,招收的工人已经超过了一千,这已经是全世界第一大工厂的规模了,就算是青神县的钢铁厂也没有这么多的工人。但是真定府和青神县不同,青神县在蜀地,川蜀地区对外交流不便,产品基本只能是盆地内部消化,因此产能已经不需要进一步扩大了。真定府却是大地方,这里交通发达,产品可以辐射全国,更加上是边境地区,搞不好还能和外面人做生意,规模自然不是青神县能够比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