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祭奠-《风帆战舰》
第(2/3)页
陈永华听到说:“大将军,安排甚是妥当!”
郑成功分拨已定,让手下都下去准备,准备回军南京。
上万清兵都在这次爆炸中丧生,断肢、碎尸、尸体与城墙的碎石伴在一起,堆积如山。
调派来收尸的百姓根本没办法分辨,挖了个坑,一股脑地将这些都埋填了。
郑家军的士兵待遇就不同,小心地收拾,连断肢都要仔细寻找,找到后,派人缝合在一起。
再分个焚烧,用白瓷装好骨灰,派人送回南京,送到他们的亲人手中。
将士难免阵上亡!
每个将士都做好了心里准备。
但就算是这样,每个华夏人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落叶归根,不要做个孤坟野鬼。
为了能对得起这些勇士,每次战后,郑成功都是叫人仔细对照士兵册。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让他们都能光荣的“回归”家乡,不会独孤的漂流在荒野,被野兽所吞噬。
七月初十日,安庆城内一处道观。
郑家军将士都腰系白色布条,上千名士兵手执擎幡,肃立四周,魂幡如林。
不远处,郑成功、赫文兴、陈永华等皆神情肃然,默望着一个个木制灵位被几个道士恭敬地送上神台,眼中的悲伤之色却是完全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来。
周遭肃立的上万郑家军将士一齐吟唱起来,声音低沉而悠长,雄浑、悲壮、凄凉。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军士们一遍遍地吟唱着《九歌。国殇》,声音悠悠然回荡在天际之间,久久不息……
阵亡的将士的灵位都安置在这座道观,享受四时的祭拜。
祭奠完阵亡的士兵后,留下赫文兴、余款率领一万五千多兵马驻守安庆,以备清军。
郑成功带着六千兵马启程回南京了。安徽原降文武各官,依旧带回南京调用。
大军行走到芜湖休整时,一个探子将最新的军情递给了郑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