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小乙种田记》
第(2/3)页
第二天一早,张铁牛跟苏青商量几句,便驾车去苏家接人去了reads();。
陆小乙看着远去的马车,拍着脑门叹道:完了完了,完全跟不上节奏了,这两人真是一年不说话,开腔就过上有商有量的日子了。
玉兰心里有谱,笑着对苏青道:“这好了,坏事变成好事了,等咱把秋收忙完,房子建好,就把你的事办了啊,我说的啥你心里明白吧?”
苏青红着脸点头。
也不知张铁牛是怎么跟苏家人说的,也不知他是否采用了武力和恐吓,总之,他成功的把苏老头接出来了,带到溪村跟苏青见了一面,又被张铁牛带去城里养病去了。
等到秋收忙完,建房的工匠又悉数回来,一直忙到九月九这天,新房才彻底完,陆忠办了酒席请村里那些帮过忙的乡邻大吃一顿,聊表感谢之情。
乡里人建房都是这样,需要劳力时就请村民来帮帮忙,除了好酒好菜答谢外,往后别人家需要劳力时,你也得无偿去帮忙。乡里人称之为“换工夫”,其实就是一种劳力交换的形式。
祁山等人也回了商铺,从六月六到九月九,这几人一直驻扎在余家小院里,除了雨天,其余时间一天不落到在陆家帮忙干活,不管建房还是庄稼地里的活,他们都乐呵呵的甩开膀子干。
这份情谊,陆家人铭记于心,也把祁山等人当自家人看待,想到商铺关门歇业三个月,陆忠在新房建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做新的囊坑,这次听取了玉兰的建议,用砖块把火坑完全砌在地面上,约莫自家灶膛大小。
所幸糊坑壁的白土还够,新做出来的两个馕坑比以前的更实用更考究也更美观。看着眼前这个跟现代成品馕坑极其相似的古代馕坑,陆小乙感慨万分,谁敢说古人傻?谁又敢说现代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古人都是很聪明的,他们会在实际劳动中改良改造一些东西,会让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而聪明的现代人不过是摘取了一代代古人积累的智慧果实罢了。
陆家完成了建房的大事,压在心头的重担顿时一轻,日子不觉如飞梭如驰骏。
转眼到寒露,紧接着是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草木黄落,蜇虫咸俯。
早起开门,有寒冷的霜风扑面,陆小乙搓着手心,见小庚脊背挺直在院子里读书,不知不觉间,曾经爱哭爱撒娇的小小少年郎,如今已然长成坚毅有恒心的读书郎。小庚读的很认真,读完一页书,穿过新旧院子间的月亮门往西边去了。
旧院子那边传来沙沙沙的扫地声,陆小乙知道小庚喜欢在沙沙的扫地声中朗读,陆寿增也喜欢在孙儿的朗朗读书声中挥舞大竹扫把。
陆小乙笑了笑,搓着手脸到灶房去帮忙做早饭。
新灶房空间很大,墙角新砌的灶膛显得小了很多,玉兰已经在熬粥了,火光印在她圆白的脸上,能清晰看见眼角新生的皱纹。
陆小乙从水缸里舀水入盆儿,只觉隔夜水冰冷入骨,激得她打了个冷颤。
玉兰道:“锅里有热水,干嘛非要用冷水洗脸!”
“冷水醒瞌睡。”
“小丁呢?”
“我让她看着小瑞呢reads();!”
正说着话,陆忠挑水回来了,水面上飘着两片黄叶儿,随着水桶起伏,黄叶儿随水波忽上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