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魂中墨-《缘为仙》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夜入二更,雒原端坐在洞中幽泉之前,将古剑置于膝上。

      昔日生死与共、神念共通的“伙伴”,如今只剩下微微一缕神魂联系。

      手抚剑刃,冰凉如水,灵气如潮,却完全感受不到剑灵存在――也有可能,是那“剑形小人”还在闹别扭。

      洛冼玉说她“夺了机缘”,的确有些玄妙――雒原不止是失了古剑,更像是同时失去了剑道的“天赋”与“渴求”,以往耍得有模有样的“仙人剑法”,已经像是忘了怎么用一样。

      但雒原不会后悔放弃这“机缘”,救下洛冼玉。而那“机缘”当中,也包含了湛雪剑中通天彻地,强横无匹的剑意――那显然来源于剑宗的某位高人,不管是不是世代以“剑道人”为名的剑宗之主,不管他是什么补天派还是应劫派,雒原都不想有任何牵扯……

      或许,雒原钟情的并不是“剑”,而是“剑在手中”的那种潇洒、正义与力量……

      ――今后,剑在匣中,背在伊人身后,也是一样。

      雒原清啸一声,轻轻一弹,古剑破开灵湖,“湖底”沉淀的素魂源源不断地被汲取出来。

      洛冼玉不通魂术,古剑连番大战解离出的素魂,终究是雒原的。而雒原迈出以《鬼谷引魂术》抽引魂魄那一步之后,就像是“开了胃”,对合魂炼魂不再顾虑重重,反倒隐隐有几分享受和期待。

      结合黑书和所读的道藏,雒原已暗自了解了魂门的修为境界划分。

      魂门大道如三足之鼎,合魂、炼魂、分魂为渡魂三途,自该分开来讲。

      合魂之道,强调的是魂魄的底蕴,也即“量”。通常以常人魂魄为“一”,十倍于常人,则为“十魂”之境,而后有“百魂”、“千魂”、“万魂”――雒原如今的底蕴,介于十魂与百魂境界之间。

      而炼魂之道,提升的是魂魄之“质”,也通常是魂门修为的标杆,是为“阴魂”、“出窍”、“阳魂”、“真魂”之境。

      雒原阴魂已成,有《载营魄抱一》,魂魄根基已固,魂魄可在无风之夜离体,算是初窥出窍之境。
    第(1/3)页